软语花边听。正商量个侬归计,矮鬟肩并。话到明朝销魂处,数点啼珠偷迸。
更不管舞衫红沁。小院沈沈春如海,便缃桃落尽无人问。
心上有,别离恨。
明珰莫负年时赠。怎忘他弄娇体态,倚愁情性。纵倩张郎偷春笔,写出眉痕一寸。
也难写相思一寸。回首秦楼箫声杳,算兰堂未抵蓬山近。
应寄个,紫鸾信。
金缕曲。清代。易顺鼎。 软语花边听。正商量个侬归计,矮鬟肩并。话到明朝销魂处,数点啼珠偷迸。更不管舞衫红沁。小院沈沈春如海,便缃桃落尽无人问。心上有,别离恨。明珰莫负年时赠。怎忘他弄娇体态,倚愁情性。纵倩张郎偷春笔,写出眉痕一寸。也难写相思一寸。回首秦楼箫声杳,算兰堂未抵蓬山近。应寄个,紫鸾信。
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 ...
易顺鼎。 易顺鼎(1858~1920)清末官员、诗人,寒庐七子之一。字实甫、实父、中硕,号忏绮斋、眉伽,晚号哭庵、一广居士等,龙阳(今湖南汉寿)人,易佩绅之子。光绪元年举人。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。马关条约签订后,上书请罢和义。曾两去台湾,帮助刘永福抗战。庚子事变时,督江楚转运,此后在广西。云南、广东等地任道台。辛亥革命后去北京,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,袁世凯称帝后,任印铸局长。帝制失败后,纵情于歌楼妓馆。工诗,讲究属对工巧,用意新颖,与樊增祥并称“樊易”,著有《琴志楼编年诗集》等。
汎湖。元代。龚璛。 五湖何所如,来往一舟虚。水彻晴明际,人游开阖初。青尊浮世事,白发顺风梳。岂必行天下,好奇归著书。
送文上人游台荡。宋代。释普度。 文彩全彰拄杖头,吴山楚水兴悠悠。江声一夜催行色,踏断石桥方始休。
立秋前荷溪。清代。戴亨。 书斋西数武,别有远尘天。芒履偶然到,沧洲久自专。藤萝垂暮雨,桑柘起疏烟。景色新秋近,轻凉亦可怜。
昆岩。宋代。林景熙。 神斧何年凿,南山片石盘。玉藏仙笥古,翠落县门寒。老木天边瘦,归云雨外残。市尘吹不到,朝夕静相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