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岭超方,九上三到。
一槌便成,未是性燥。
诵过水偈,闻色空义。
搅炒肝肠,睡不成睡。
棒头领旨,句下明宗。
夜半鳌山,如鹤抛笼。
象骨岩高,中有鳖鼻。
千五百人,中伤者几。
三毬并辊,大用全提。
石火莫及,电光罔追。
大地撮来,如粟米粒。
今昔行人,看之不出。
望州乌石,日炙风吹,
万福曾郎,眼戴双眉。
雪峰真党内禅师赞。宋代。释心月。 出岭超方,九上三到。一槌便成,未是性燥。诵过水偈,闻色空义。搅炒肝肠,睡不成睡。棒头领旨,句下明宗。夜半鳌山,如鹤抛笼。象骨岩高,中有鳖鼻。千五百人,中伤者几。三毬并辊,大用全提。石火莫及,电光罔追。大地撮来,如粟米粒。今昔行人,看之不出。望州乌石,日炙风吹,万福曾郎,眼戴双眉。
释心月(?~一二五四),字石溪,号佛海,俗姓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历住建康府报恩寺,能仁寺。理宗嘉熙二年(一二三八),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。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。淳祐六年(一二四六),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。十年,迁径山兴圣万寿寺。宝祐二年卒。为掩室禅师法嗣。有《石溪心月禅师语录》三卷、《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》一卷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 ...
释心月。 释心月(?~一二五四),字石溪,号佛海,俗姓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历住建康府报恩寺,能仁寺。理宗嘉熙二年(一二三八),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。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。淳祐六年(一二四六),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。十年,迁径山兴圣万寿寺。宝祐二年卒。为掩室禅师法嗣。有《石溪心月禅师语录》三卷、《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》一卷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
袁总督电奏有大祸将临语闻而感赋。清代。李希圣。 事过方知大祸临,君臣相对但沾襟。死棋著著犹堪覆,长夜漫漫直到今。三户亡秦那可得,诸公误国是何心。当时痛哭书还在,吞炭年来口已瘖。
盗贼。宋代。刘敞。 村落枹鼓起,城楼刁斗频。畏涂深虎豹,行路入荆榛。故老人人怨,烽烟处处新。桃源容客棹,属意武陵春。
新作殊亭。宋代。薛季宣。 虎将夏中时,旋复怡亭址。茅茨覆采椽,朴拙亦可喜。建斗五移杓,殊亭更释子。规摹虽少华,不陋复不侈。元碑碎俗令,遗集裒空纸。纵步此山椒,金声犹属耳。旧亭苦弗称,新亭直殊美。书文两奇绝,踪迹存布指。古人久不见,今人尚殊此。能知古今意,元始本无始。
寄赵少虚先生四首 其一。明代。于慎行。 空谷有佳人,素质明秋霜。凌风拾翠羽,皎皎双明珰。负薪日惨廪,怨此江路长。红颜委中野,三叹以徬徨。倾城难可再,一顾何茫茫。念此不得寐,啸咤令心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