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夜轻雷起风雨,芍药红牙竹栏土。
南庭梅花如杏花,东家残朱涂颊酺。
萼为裳衣蕊为组,枝为高居干为户。
蛱蝶未生蜂未来,赤身掩敛无金缕。
终然有子当助傅说羹,落亦不学飞燕皇后回风舞。
此意又笑麻姑与王母,勾引何人擗麟脯,
是非方朔谩汉武,只知此桃不知语。
树不著口数,而今言之已莫补,
放我浑丹凤皇羽。
红梅篇。宋代。梅尧臣。 昨夜轻雷起风雨,芍药红牙竹栏土。南庭梅花如杏花,东家残朱涂颊酺。萼为裳衣蕊为组,枝为高居干为户。蛱蝶未生蜂未来,赤身掩敛无金缕。终然有子当助傅说羹,落亦不学飞燕皇后回风舞。此意又笑麻姑与王母,勾引何人擗麟脯,是非方朔谩汉武,只知此桃不知语。树不著口数,而今言之已莫补,放我浑丹凤皇羽。
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 ...
梅尧臣。 梅尧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。汉族,宣州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宣城古称宛陵,世称宛陵先生。初试不第,以荫补河南主簿。50岁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为孙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词存二首。
刘曜卿画折花宫女。元代。张昱。 柳风草露欲沾衣,又是宫中上直时。好把桃花都折尽,免教吹作落红飞。
寄怀申念先司理。明代。张萱。 玉皇香案掌书仙,郡理分城赣水边。棣萼辉庭曾映日,琼枝绕膝更参天。片言折狱台称镜,五色摛词笔似椽。共喜相门饶相种,忠宣文正继前贤。
再步前韵答槐庭四首 其二。。林朝崧。 敦槃十二会葵邱,酒社诗盟接胜游。最忆鹿江灯节宴,夜深丝竹醉高楼。
长山谒范公祠四绝 其三。明代。张吉。 拜相后先公与马,公多容色马多忧。若更庆历为元祐,公亦须忧到死休。
次韵龚谏议辅之同游灵岩寺。。刘摰。 琳宫仙老鬓虽霜,不厌山头石径长。杖履更为他日约,姓名聊记旧碑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