阇黎信耆㝛,貌古神清完。如尚处榛狉,未入今世间。
与之论俗情,钝若椎刺穿。几昧马几足,况识机械干。
见人辄谈法,不视憎喜颜。科判舍经本,诵解波澜翻。
剖晰义微妙,贤首及慈恩。古说久蒙晦,光明兴舌端。
乃知其中利,凛然持太渊。闻者无愚知,悟解增悲欢。
嗟我尝脩心,勤在此生前。自从一念失,漂转来尘寰。
譬若乘蜀舟,东下三峡关。迅忽造海壖,矫首求西还。
溯流青天上,得不劳且艰。爱师秉直心,启子三昧门。
师亦喜我意,不谓鄙且顽。相从宜不厌,勿论暑与寒。
不待盛言说,目击道已存。
酬释妙德。清代。姚鼐。 阇黎信耆㝛,貌古神清完。如尚处榛狉,未入今世间。与之论俗情,钝若椎刺穿。几昧马几足,况识机械干。见人辄谈法,不视憎喜颜。科判舍经本,诵解波澜翻。剖晰义微妙,贤首及慈恩。古说久蒙晦,光明兴舌端。乃知其中利,凛然持太渊。闻者无愚知,悟解增悲欢。嗟我尝脩心,勤在此生前。自从一念失,漂转来尘寰。譬若乘蜀舟,东下三峡关。迅忽造海壖,矫首求西还。溯流青天上,得不劳且艰。爱师秉直心,启子三昧门。师亦喜我意,不谓鄙且顽。相从宜不厌,勿论暑与寒。不待盛言说,目击道已存。
姚鼐(nài)(1731~1815)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任礼部主事、四库全书纂修官等,年才四十,辞官南归,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、江南紫阳、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。著有《惜抱轩全集》等,曾编选《古文辞类纂》。 ...
姚鼐。 姚鼐(nài)(1731~1815)清代著名散文家,与方苞、刘大櫆并称为“桐城三祖”。字姬传,一字梦谷,室名惜抱轩(在今桐城中学内),世称惜抱先生、姚惜抱,安徽桐城人。乾隆二十八年(1763)中进士,任礼部主事、四库全书纂修官等,年才四十,辞官南归,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、江南紫阳、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。著有《惜抱轩全集》等,曾编选《古文辞类纂》。
感怀。宋代。罗公升。 自缘举世弃君平,宁为莼鲈忆季鹰。不识将军何用揖,元非进士底须称。归寻城郭浑如鹤,只欠袈裟便是僧。书册至今成粪土,夜窗犹对短檠灯。
南园。明代。薛始亨。 南园文酒社,昭代几人倡。尔雅推前辈,风流继盛唐。草深方躅泯,席冷古弦张。谁念沿洄者,睪然叹汪洋。
见云雷垂垂不雨怅然有作。明代。李梦阳。 大梁城东云出雷,捩风拖雨故徘徊。黄鹂坐树深无语,紫燕衔泥阻未回。即恐孝娥为早冢,不闻神女傍阳台。火云西日垂垂暮,屋隙愁看返照来。
一舟停、佛狸祠下,酒边人与花遇。金焦双送南朝客,海上圆波重聚。
相记取。只那夕朱楼,我汝销魂处。帘栊遍数。又露掠篷低,风销蜡黯,草草别君去。
迈陂塘 金陵王木齐追送予海上,以词录别,依韵和答。清代。程颂万。 一舟停、佛狸祠下,酒边人与花遇。金焦双送南朝客,海上圆波重聚。相记取。只那夕朱楼,我汝销魂处。帘栊遍数。又露掠篷低,风销蜡黯,草草别君去。人间世,都似看花隔雾。庾郎何必词赋。卅年争笑屠龙技,谁共灵修相诉。聊慰汝。盼等到重阳,买棹江南雨。艳才何补。剩十里青溪,二分明月,兜影照离绪。